房产交易过程中用到的公证事项及办理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4-10-29 来源:学府翼法学园 浏览次数:62次
字体大小:

房产按性质划分有很多种类,市场中常见的有二手房、商品房、回迁房、公产房、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等等。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房产交易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的确会让人迷糊。同时在房产交易过程中,难以避免当事人因无法到场办理买卖过户事宜时手写委托书或者委托别人帮忙买房、卖房等种种事项。

动辄成百上千万的房产在交易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要留意。有时候为了避免房产纠纷,促进房产交易顺利进行,或是针对于其他种类的房屋以及针对某些存在特殊情况的二手房,还真的有可能需要公证!

一、房产交易过程中会用到的公证事项

1、委托公证

应用场景:房主本人或夫妻不能亲自到场办理房屋买卖事宜(如买房或卖房),需要委托他人办理在购买或出售房屋过程中的合同签订、贷款面签、进抵押手续、解除房屋抵押登记手续、过户手续、税费缴纳 (不含代收房款)等手续,均可办理委托公证;

若当事人在国外,还可申请办理远程委托视频公证。

温馨提示:(委托房屋析产过户手续,委托办理房产证、委托户籍迁出等委托事项也可办理委托公证,有需求可具体有详询当地公证机构)

2、婚姻类公证

1.婚前、婚内夫妻财产协议约定公证;

2.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公证;

3.离婚协议变更协议公证;

4.抚养权归属或变更协议书公证。

应用场景:夫妻对各自婚前或婚内财产进行协议约定产权份额/离婚后对某房产未分割,需要进行补充约定产权份额的/子女抚养权变更协议,由一方变更为另一方的。

3、未成年人监护公证

应用场景:房产上有未成年子女名字,现要出售该房产,根据银行及房屋管理部门要求办理父母是该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公证及办理出售未成年人房产用途声明公证。

4、遗嘱公证/继承公证

应用场景:遗嘱是公民依照法律和本人意愿,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去世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办理遗嘱公证必须符合的条件:(1)遗嘱人神志清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遗嘱的内容要合法,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 来源的继承人要保留必要的份额;(3)遗嘱中的财产是个人合法财产。办理遗嘱公证,由遗嘱人居住所在地 或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受理。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去世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为遗产,其中包括公民的房屋。有一部分继承房屋可能会面临被继承人再度销售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有房产继承的公证。主要是为了公证房屋产权的归属,毕竟在当下社会中,在很多意外情况下原房主可能根本来不及立遗嘱,这时候房屋就会被按照法律规定有序继承。

应用场景:房屋权利人去世后,房屋出售应先办理继承,而办理继承应首先办理继承公证。 

5、买卖合同公证

应用场景:买卖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买卖双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以及买卖合同本身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

6、赠与公证

应用场景:非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需要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直系亲属赠与无需对合同进行公证(直系赠与价不 能低于最低过户指导价)。

办理赠与公证,应注意下列事项:(1)赠与的财产是赠与人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2)赠与人必须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赠与合同公证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受理。(4)如果赠与人的真实意思是将所 赠与的房屋仅赠与给受赠人个人所有,不作为受赠人与其配偶的夫妻共有财产,那么赠与人应当明确地将 “所赠与的房屋仅作为受赠人的个人财产,不作为受赠人与其配偶的夫妻共有财产”的意思写入赠与合同。(5)办完赠与合同公证后,房地产需要及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不及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可能导致赠与无效。

7、译本公证

应用场景:外籍人士出售或购买房屋,出示的护照一般是外文的,需要做译本公证。

8、港澳居民或外籍《家庭成员声明书》、台湾居民《户籍誊本公证》

应用场景:港澳居民或外籍人士在深圳市买卖房产,转移登记时需提供《家庭成员声明书》可以享受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台湾居民在深圳市买卖房产,转移登记时需提供《户籍誊本公证》可以享受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

二、办理的注意事项

1、先确认需要办理什么公证。如果是父亲去世后子女获得则办理“遗嘱公证”,此公证无需考虑房屋面积,按份收费;如果你想现在获得则需要办理“赠与公证”,需要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局办理评估,根据评估后的房屋总价2%收取。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的2%收取(以实操为准)。

2、公证买卖房屋协议,只有债权效力,而无物权效力,就是说一旦产生纠纷,你只能到法院起诉追回房款,而不能直接判给你房产,而现在法院普遍存在执行难,钱款不易追回。你只有到房管部门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才真正确定物权,受法律保护和认可。所以说公证买卖合同,无实际意义。如果对方房产有其他问题,不宜买卖,那公证更无用处,白花钱。

3、没有产权的房屋一般是无法进行产权性质的转移的,如果是农村的宅基地,还要与村委会联系,现在的宅基地基本上不可进行产权转移了。没有产权的房屋或者是违法存在或者是产权尚未确认,两种情况都不能进行公证。

4、公证处的收费可能有一份更加详细的,但是网上查不到的细则,其中有价格的上下浮动规定,所以要咨询公证处。如果办理赠与,按照管辖的规定,一定要在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进行公证,遗嘱公证无此限制。

三、为什么需要办理公证?

(1)公证是转移和化解不动产交易风险的有效手段。

一般来说,房屋交易绝大部分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这种因陌生而带来的风险单靠买或卖方自身往往是不能规避的,民众在买房或卖房前很难先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流程、风险防范都学习一遍,把自己变成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然后再运用自己能够运用的一切力量对交易相对方的情况做摸底式排查。社会民众更趋向于寻求有专业保障的第三方来做交易辅助。公证在房屋交易当中,审核双方的交易意愿,审核出售房屋的权属真实合法,辅助审核买方的购买能力,引导交易流程,确保交易契约有效、可行,提供代办、资金监管等增值法律服务,为陌生人之间的安全交易保驾护航。

(2)公证是保障房屋交易市场低风险的重要安全阀。

房屋交易受税收、金融政策、交易政策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因涉及利益重大且涉及利益方众多,极易发生纠纷。房屋目前几乎是普通民众家庭价值最高的单项资产,若发生纠纷,对家庭影响远远高过一般财产,大大降低普通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面对百万级的房屋交易,单靠行政监管和司法救济无法快速预防和解决矛盾冲突、难以妥善处理各类可能引发的问题,且可能导致公共管理资源、司法资源和民众成本的浪费。溯源化解纠纷,溯源防范损失,房屋交易中,普通民众选择公证可降低或合理转移风险,减轻因知识、经验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精神不安,消除效率障碍和安全性担忧。

 (3)公证是房屋交易的公信保障和责任保险。

 从法律制度价值来说,公证有三种基本的法律效力,即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强制执行的效力。此外,《公证法》还确立了公证赔偿制度,通过公证的房屋交易本就已经大大降低了假冒和出错可能,但如果公证机构仍然审查失职导致交易出错受损,交易受损一方,将能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公证机构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目前,全国公证行业建立了全行业联保的机制,公证机构具有较大的责任承担和赔偿能力。

总的来说,办理公证或不办理都是居于交易双方的自愿选择。在房屋交易活动中,若交易双方申请办理有关的公证,将获得全面而深入的事先法律审查,包括买卖双方主体是否适格,房屋是否真实存在,有无权利受限情况,产权关系是否明晰,交易双方或多方是否存在相互隐瞒或欺诈。此种审查不同于登记机关所做的行政审查,公证是伴随交易双方交易房屋这一民事法律行为作出的过程而作出的审查、指引和证据固定,是对房屋交易的实质审核和判断,可以排除人、财、物、流程等各方面的所有不确定性、消解不合法的成分,为交易事项筑牢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安全防线。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书经得起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考验,是固定意思表示、预防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公证的中立第三方角色,还将居中为交易双方起到利益平衡阀作用,出现交易纠纷,公证还能帮调解纠纷,帮助双方化解矛盾,减少损失。

不办理公证,双方将经历较为漫长的互信磋商过程,用较高的交易成本去填平信息不对称、不信任带来的交易沟渠。由于房屋产权登记只是房屋交易过程中的一个点,简便快速完成产权过户,确实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交易手续上的便利,却并不能完全避免房屋交易中的其他风险。比如,如何确定卖方房屋和权属符合法律规范?如何谈判房屋交易条款?该先付款还是先过户?要贷款怎么办?如何付款?付款后拿不到房怎么办?如何获取贷款?过户后拿不到款怎么办?如何快速收到买方贷款?如果交易中出现风险如何及时撤回或者止损?如果房屋交付出现问题,能找谁帮忙?求助不动产登记机关,很多事务确实不在其工作职能范围;求助房屋交易中介,绝大多数中介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求助律师和法院,通过诉讼解决,都将耗时耗力耗财巨大。

四、办理需要哪些材料?

1. 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如在国外或者港澳台等地区,还需提供护照或港澳台通行证;

2. 如果申请人为法人(企业)的,应提交法人的营业执照、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 申请人户口簿;

4. 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

5. 法人(企业)委托他人代办的还应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委托授权书;

6. 若是近亲属代理办理,需提供近亲属关系证明;

7. 若是继承遗产的,需提供已故产权人的死亡证明/户籍注销证明(死亡证明材料应当是户籍管理部门(派出所)出具的正式证明,若因年代久远,无法出具的,则可提供骨灰存放证件或遗像、墓碑的照片,所提供的照片上应有已故产权人的姓名、死亡的年代等)

8. 若是赠与房产或婚前财产证明,应提供婚姻状况证明(已婚提供结婚证,未婚提供单身证明或离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