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处公证业务的研究与交流,提升各业务部的办证质量与水平,更好地为公证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2025年2月8日下午,北疆公证处业务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业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鄂卫红主持,市公证协会会长应邀出席。
北疆公证处业务指导委员会是在北疆公证处党总支对公证工作的全面领导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前提下成立的。北疆公证处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由我处贾福莉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杨杰、高兴龙、鄂卫红担任,成员由我处各业务部推选的年轻务实、专业精通、踏实肯干并具有开创精神的精英公证员组成。业务指导委员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及秘书处,旨在加强我处的公证业务研究、规范公证业务质量、开拓公证业务领域、促进公证业务交流、把控公证业务风险。
会上,鄂卫红副主任通报了2024年全区公证质量检查反馈的问题并通报了我处就上述问题作出的案卷质量检查整改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和详细解读,并对下一步如何提升我处公证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反思与交流,委员们各自提供整改方案,共同总结办证经验,为进一步提升我处办证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确定了业务指导委员会下设民事、金融、涉外和保全业务等四个专业委员会,明确了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责与构成。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我处提升公证质量与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的能力,为我处公证业务的深耕与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业务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则》,参会委员逐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下一步,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及成员将在公证业务质量、人员素质提升、重大疑难问题处理等方面做到行动上的统一,以身作则,在我处公证业务的发展和公证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会议还对我处“公证+行政执法”案例汇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指出,通过汇总以往公证参与行政执法事务的案例,一方面可以总结经验,归纳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处下一步参与行政执法活动积极蓄势,提供有益参考,以公证之力为行政执法保驾护航。
市公证协会会长听取各方发言后进行了总结,业务委员会的设立旨在提高公证质量,践行“公证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专业委员会的各位委员是各部的业务骨干,更是提升公证质量的中坚力量。
会长强调,2025年是全市公证质量的规范建设年,也是公证质量的提升年。全处上下要转变服务思路,紧抓服务质量,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坚持公证“服务为民”的核心指引力。公证质量不仅体现在公证案卷法律要素的规范精准与对合法性、合理性的精准研判等案卷形式上,更体现在是否能实现“公证为民”的初心上。“公证质量就是老百姓的满意度”,将公证质量与老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让老百姓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才是我们提升公证质量的意义所在。
二要强化“双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完善公证机构的内部管理,利用好完善好公证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系统,建立并落实公证质量检查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接受并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的检查监督,强化行业管理。同时引入社会公众、社交媒体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确保公证质量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三要完善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增加信息化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技术保障,扩大信息技术在公证领域的运用,推动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依托信息技术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领域。现如今是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在人工智能覆盖各个领域的大环境下,我们公证人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服务能力,让老百姓体会到人工智能无法带来的专业、权威与温情。
四要优化服务模式。一方面要明确高频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简化办证流程,落实并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便民举措;另一方面要将单一的“以证换证”服务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老百姓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公证人员深入社区基层,走到百姓身边,深度挖掘百姓需求,及时解决百姓遇到的法律难题,为百姓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延伸化的法律服务,打造我处公证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五要创新业务宣传和拓展模式。一方面推广“社区公证员”制度,打造一支既能调解又会办证的综合性法律服务队伍,提升公证机构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建立当事人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用良好的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服务名片。
六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专业委员会的建设要与人才队伍的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注重骨干队伍的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培训机制,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公证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一支一流的公证服务人才队伍,为行业输送更多能干、会干、敢干的综合性法律服务人才。
微信
抖音
顶部